低溫等離子技術在印刷包裝工藝上的具體應用
在現在的印刷包裝工藝中,為保證印刷品在流通中不被蹭花,為了提高防水功能,或提高產品檔次等,在印刷品表面都會做一層保護,有的上一層光油,有的復一層膜等。上光工藝中UV上光相對較復雜一些,出現的問題可能更多一點,目前來說,因UV油與紙張的親和力較差,而造成在糊盒或糊箱時經常會出現開膠的現象,而復膜后,因膜的表面張力及表面能會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值,大小忽異,再加上不同品牌的膠水所表現出的粘接性能不同,也經常會出現開膠現象,而一旦產品交到客戶手上再開膠,就會有被罰款的可能,這些都令各廠家較煩惱,有的客戶為了盡量減少出現以上情況,不惜加大成本盡量采購進口或國產高檔糊盒膠水,但如果對化學品的保管不當,或其他原因,有時還是會出現開膠現象。
傳統工藝中,為了有效對付開膠現象,各糊盒機廠家在自己的各型糊盒機上均配備了磨邊機,將糊口部分上了UV光的糊舌進行打磨,有效解決了開膠的問題。而復膜的產品無法用磨輪進行打磨,則采用打刀齒線的方法,或在復膜時讓開糊口位置(較大尺寸產品實用,小包裝產品也無法使用此方法),再配合高品質的膠水,也較有效,但不是*佳方法。
在糊盒糊箱時打磨糊口雖然能較有效地解決粘接問題,但下面問題依然存在:
1.打磨時被磨去的紙毛紙粉一部分會對機器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加大機器設備的磨損;
2.因磨輪運動的線速度方向與產品運行方向相反,勢必對一些產品的運行速度產生影響,降低工作效率;
3.雖然將涂層磨去,但磨去的只是UV涂層和少量的紙張表面涂層,對于高檔的藥盒和化妝品盒等產品,一般廠家也不敢輕易采用普通膠水來粘盒,這樣,糊盒成本不會太低。
復膜開膠的情況相對UV產品來說要好一點,但復膜讓糊口的方法對小盒產品無法使用,打刀齒線也會出現工藝問題,增加刀版成本等。而“研創”等離子表面處理器很好地解決了以上所出現的矛盾,既不用對產品表面做打磨或打齒線,有條件時還可以使用較低成本的膠水,能有效解決了傳統糊盒工藝中的幾大問題:一、紙粉紙毛對環境及設備的影響;二、打磨影響工作效率;三、產品會開膠;四、糊盒成本較高。
人們都知道,其實影響覆膜產品糊盒糊箱時*大的障礙,是因為粘接時膜的表面達因值很低,這是為什么呢?因塑料廠對薄膜出廠前表面所做的處理主要是電暈處理和靜電處理,而電暈處理裝置的電暈處理能力有限,所以薄膜在出廠前的*高達因值一般不超過42達因,且電暈處理只是使膜的表面發生物理變化,而這種變化是可以隨著時間延長而變化的(達因值降低),因而實際薄膜到印刷廠真正使用時,薄膜表面的達因值有可能降低到40達因以下甚至還低,還有重要的一點,除非印刷廠告訴薄膜供應商,他需要的是雙面電暈處理的薄膜,否則一般情況下印刷廠所拿到的都是單面處理的膜,這樣在薄膜覆在紙張上后表面的達因值就更低了,而在線利用“研創等離子表面處理器”噴涂薄膜表面后,根據處理速度的不同達因值可相應提高到45-60達因,這樣加上等離子的清潔功能、化學破壞分子鍵功能以及除靜電功能使得糊口容易粘牢。
所以“研創”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糊盒工藝中的應用,直接產生的益處在于:
一、產品品質更加穩定,不會再開膠;
二、糊盒成本降低,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直接使用普通膠水,節約成本達30%以上;
三、直接消除紙粉紙毛對環境及設備的影響;
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