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脫泡機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1、膠嘴堵塞
原因:液晶屏脫泡機針孔內未完全清洗干凈,貼片膠中混入雜質,有堵孔現象,不相容的膠水相混合,導致膠嘴出量偏少或者沒有膠點出來。
解決方法:換清潔的針頭,換質量較好的貼片膠,貼片膠牌號不應搞錯。
2、膠閥滴漏
原因:脫泡機使用的針頭口徑太小,過小的針頭會影響膠閥開始使用時的排氣泡動作,影響液體的流動造成背壓,結果導致膠閥關閉后不久形成滴漏的現象。
解決方法:只要更換較大的針頭即可解決這種問題。另外液體內空氣在膠閥關畢后會產生滴漏現象,好是預先排除液體內空氣,或改用不容易含氣泡的膠,或先將膠離心脫泡后在使用。
3、液晶屏脫泡機流速太慢
原因:脫泡機管路過長或者過窄,管口氣壓不足,點膠流速過慢。
解決方法:管路若無需要應越短越好。另外還要改進膠口和氣壓,這樣就能加快流速。
4、液晶屏脫泡機出膠大小不一致
原因:脫泡機儲存流體的壓力筒或空氣壓力不穩定,導致出膠不均勻,大小不一致。
解決方法:應避免使用壓力介于壓力表之中低壓力部分。膠閥控制壓力應至少60psi以上以確保出膠穩定。后應檢查出膠時間,若小于15/1000秒會造成出膠不穩定,出膠時間越長出膠越穩定。
在遇到頑固小氣泡使用除泡機怎么清除
一:除泡機的溫度
在使用除泡機的時候,除泡機內的溫度設定為35-45度之間,有的喜歡在使用除泡機溫度在50度以上,可以根據自身使用的OCA膠的質量而設定溫度,好的除泡機的溫度不要超過50度。如果在使用的時候除泡機內的溫度過高,那么反泡的幾率就越大,所以理想的溫度是30-50之間。除泡機工作的壓力在6-8mpa之間為好的選擇。
二:頑固小氣泡
對于一些比較頑固的小氣泡,大部分的人都是認為是除泡的時間少或者是壓力不夠,其實這種情況是有其他原因的,熟悉做屏這一行業的人都知道在做屏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碰到比較難除的氣泡,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再做的話又需要考慮成本/時間的問題,那么在碰到頑固的氣泡是,可以用夾子夾住它,在進行除泡。
在使用除泡機是需要注意除泡機的門是否上好鎖,因為除泡機工作時是高壓工作的,所以需要注意除泡機使用的安全。
手機脫泡機出現脫泡不良的原因
一次脫泡后留下的小氣泡很難再次脫掉,因為氣泡縮小了而相對面積下的OCA變大了,行成圍墻效應,也就是說壓力無法有效傳遞到小面積的氣泡上,導致無法脫泡完成,可以使用單點壓力脫泡的來解決這個問題
Delay bubble 的定義是脫泡完成后立即或某一段時間之后又再次復發的氣泡,產生的原因歸納為兩種特性:
1,挺性型再發氣泡
2. 內應力型再發氣泡
挺性型再發氣泡 :
G+G貼合施壓后隨之對TP 油墨段差產生壓力,TP材質挺性不會消失,所以在油墨邊緣就會產生挺性型再發氣泡,單點壓力脫泡可以消除,但TP挺性卻永遠存在,這就有再次再發的可能性。這里我們使用”脫泡緩慢泄壓”的方式有效減少TP挺性應力與OCA應力回復的不平衡現象。
另外,通過調整脫泡機參數,通常減少脫泡壓力和降低脫泡溫度對減少
Delay Bubble 有益。
應力型再發氣泡
這種類型的Delay Bubble 是麻煩的類型,這類型的再發氣泡是由OCA及OCA與TP/LCM夾層的Particle(雜質)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的Particle 都會產生這種類型再發氣泡,也與Particle 的尺寸大小無關,無法根據單純的量測篩選作防治,主要的關鍵點在于Particle 的立體形狀,一般立體的Particle 容易產生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