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處理機的操作流程
1.電源條件
等離子體處理機使用220
V, 50 Hz普通交流電源,電源線路為接地的三相插座,電源配線滿足10 A的電流通過。電壓穩定。
2.高度調整
等離子體處理機上裝有4個可調節高度的支腿,按照不同容器接收的需要調整機器的高度。調整時,擰下碟形螺母,拔出支腿上的螺絲,拉出支腿,調到所需高度,對準插孔重新插入螺絲,擰緊碟形螺母即可。-
3.出料口長度調整
機器下部出料口處裝有可以調節長度的盒式出料口。調整時將出料口上的兩個蝶形螺絲擰下,向外拉出料口外套,使出料口外套上部的兩個圓孔對準出料口內套的螺絲口重新將螺絲擰固,即可得到所需出料孔的長度。
4.等離子體照射管的安裝
為防止運輸過程中損壞等離子體照射器,出廠時等離子體照射器被單獨放在機器外部保護盒內,使用前安裝,方法是:取下進料斗口處遮光保護傘。逆時針旋轉照射器緊固螺母后取下。用手捏住照射器上端圓柱型端頭,下端對準下支座中心孔,裝入照射器,用手向下按上端,照射器會上下移動,放松后會彈回原位,說明安裝準確,擰緊照射器緊固螺母,裝回遮光傘,安裝工作完成。
5.啟動與強度調整
接通電源后,扳動機器下部的空氣保護開關到接通(ON)位置,電壓指示表指針向右擺動,顯示供電電壓,向上按動等離子開關,開關明亮,該電路接通,機器內的等離子體照射器啟動,等離子指示明亮,這時在機器上部進料口處反射出淡綠色光。如果等離子體照射器沒有啟動,等離子警示發出鳴叫聲,這時點按等離子啟動按鈕(點按不是按住不放,是按、放、按、放),直至啟動等離子體照射器,警示停止鳴叫為止。啟動預熱8 min后,向上按動強度開關,通過旋轉粗調和微調旋鈕,調整出所需要的電流數值。
6.人員操作
操作人員應站在風向的上方,離機器盡量保持距離,避免機器產生的臭氧吸入人體,對健康不利。處理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等離子體處理機,以便隨時調整電流。不要用眼睛從進料口直接觀看等離子體照射器發出的光,上料人員好戴防護墨鏡操作。處理時倒入的高度不要離機器上部漏斗太高,與漏斗上沿平齊為好。
等離子清洗機在醫療行業
1.靜脈輸液器
輸液器末端輸液針在使用過程中,拔出時針座與針管之間會出現脫離現象,一旦脫離,血液會隨針管流出,如不及時正確處理,對病人會造成嚴重威脅。為了確保這類事故的發生,對針座進行表面處理是非常必要的。針座孔非常小,普通方法難處理,而等離子體是一種離子狀態的氣體,對微小的孔也可以有效處理。應用等離子對其進行表面活化處理,可改善表面活性,提高其與針管的粘接強度,以確保它們之間不會脫離。下圖為針座在等離子清洗機中進行表面清洗活化處理.
2.導尿管的處理
導尿管給需要留置導尿的患者帶來了福音,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但隨著其應用的增多,導尿管拔除困難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特別是長期留置的導尿管,有時由于橡膠的老化會造成氣囊管腔的阻塞,強行拔除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為了防止硅橡膠與人體接觸表面的老化,需要對其表面進行氧等離子處理。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紅外光譜(FTIR-ATR)和表面接觸角研究天然膠乳導尿管經氧等離子體處理前后的表面結構、性能和化學成分的變化,結果表明用氧等離子體處理后的導尿管表面變滑,表面接觸角由84°減少至67°,表面無有害基團產生,說明氧等離子體處理是一種有效的表面處理方法。
另外,可用等離子處理硅橡膠以增加其表面活性,然后在表面涂度一層不易老化的疏水材料,其效果也非常好。
上下料機械手的優越性
(1) 生產效率高:要提高生產效率,必須控制生產節拍。除了固定的生產加工節拍無法提高外,自動上、下料取代了人工操作,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節拍,避免了由于人為因素而對生產節拍產生的影響,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2) 工藝修改靈活:我們可以通過修改程序和手爪夾具,迅速的改變生產工藝,調試速度快,免去了對員工還要進行培訓的時間,快速就可投產。
(3) 提高工件出場質量: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從上料,裝夾,下料完全由機器人完成,減少了中間環節,零件質量大大提高,特別是工件表面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