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面等離子體波是在兩種界面附近存在的波,界面兩側的折射率分布對場分布有很大的影響,利用這一點能夠進行傳感。目前利用Kretschmann結構進行生物傳感的技術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種傳感技術結構簡單,靈敏度高,檢測過程中無需標記物,可實時監測樣品結合過程,傳感芯片可重復利用,響應速度快等諸多特點。目前該技術可用于氣體、 液體和有機薄膜等分析,目前主要用于生命科學和化學領域。目前市場上主要產品有瑞典Biocore AB公司生產的Biocore 3000等。
2.表面等離子體波具有局域分布的特性,而且其分布深度可小于波長量級,突破衍射極限,使得表面等離子體波能夠應用于制作亞波長量級的光電子器件的生產,有利用光電子集成器件的制作。例如:可以制作亞波長量級的波導,亞波長量級的布拉克反射鏡,亞波長量級的透鏡等。由于能夠突破極限,所以能夠應用表面等離子體效應來做近場顯微鏡,做曝光等等。
3.表面等離子體波在太陽能電池和LED等新型能源相關器件方面的應用。目前可以在太陽能電池上利用表面等離子體效應來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同樣也可以在LED上應用表面等離子體效應提高其出光效率。如果能研制出商業化的產品,那么對于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表面等離子體波也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